“數字化”讓居家養老更方便更溫暖
6月28日,由上海新華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升級改造而成的“數字化生活-智慧養老體驗館”正式啟用。在體驗館的老人房間里,發出“我要睡覺”的語音指令,智能系統感應到后,窗簾自動緩緩拉起,燈光自動關閉。此外還有“我要起床”“打開壁燈”“打開頂燈”“打開電視”等多種常規指令,行動不便的老人只需動動嘴便能免去動身之苦。除此之外,體驗館內還配備了語音呼叫電梯、機器人自助送餐、食堂刷臉支付、電子菜譜等智能應用場景。(6月28日上觀新聞)
這樣的數字化場景讓居家養老變得更方便更溫暖?;蛘哂腥藫模先藗兊恼Z音指令萬一出現故障怎么辦?這也容易解決。街道還為老人們專門開通了“新華惠老通”微信小程序,設置了諸多板塊,社區老年人只要在“一鍵通”設備和“新華惠老通”小程序上輕輕一按,就可以得到服務響應,切實實現服務“一步到位”。
居家養老的數字化轉型,可以維持和提升老人獨立生活能力,減少老人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對現有護理員來說,也從以前的苦、臟、累中解放出來,既可以實現養老護理員離職率的下降,更可以吸引這方面的就業。同時,它還帶來提高包括護理人員在內的各項老年照護資源的管理效能。可以說,數字化養老,有利于有效整合社會服務資源,讓所有老年人能夠享有“身邊、床邊、周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高服務的可及性和多樣化水平。
無獨有偶,北京針對居家社區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做飯難”問題,今年計劃發展1000家養老助餐點的同時,養老助餐還對接外賣平臺,讓助餐服務實現“智能化”。蕭山的“安居守護”為高齡孤寡、空巢老人在家中配備“數字保安”,后臺監測,并由專業團隊24小時值守;“康護到家”整合養老、醫療、康復機構等資源,把養老床位“搬”到老人家里,讓老人在家中享受準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樣的城市正在多起來。
目前仍然有不少城市存在數字化居家養老技術在應用場景中不夠精準和智能的問題,加重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還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和護理員面臨“數字鴻溝”,需要通過降低智能設備操作難度、加強培訓等助其跨越。此外,因缺乏統一的信息化標準及規范的管理機制,雖然不少城市的養老機構和企業都在打造智慧平臺,但碎片化的數據分散在不同機構,成為一座座數據“孤島”,沒能讓這些數據釋放出最大價值。這就需要盡快抓住“養老服務”這個核心,填平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在摸清老年人真實養老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從這個意義上說,上?!皵底只?智慧養老體驗館”模式值得各地借鑒。
(東方網)